
黑衣壮艺术,黑衣壮民歌特
发布时间: 2015-04-22 22:17
一、简介
那坡壮族也称"黑衣壮",它是壮族中具有独特色彩的一个族群,自称"敏"、"仲"、"嗷",现约有5.18万人,因着装全黑而得名,重要居住在位于中越疆域的广西那坡县。那坡壮族民歌是他们历代传唱的民歌。在汗青长河中,黑衣壮至今仍生存着古朴完备、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谣,并被誉为"广西民族音乐富矿"和壮族民歌的"活化石"。
黑衣壮族人不但能歌,还很善舞。在那坡县的一些黑衣壮聚居的村屯,从3岁小孩到古稀老人都可以大概伴着古乐,翩翩跳起迎宾舞、黑枪舞、婚礼舞、末将舞等等古代壮族的舞蹈,局面蔚为壮观。黑衣壮以黑为美的衣饰、原汁原味的动人山歌乃至生长到二声部重唱,曲调柔美悠久。
二、重要分类
1、按差另外声调分,可分为"虽敏"、"尼的呀"、"论"、"春牛调"、"请仙歌"和"盘锐"六大种类约一百六十多套。代表性曲目有《虽待客》、《论造》、《酒歌》、《盘歌》、《祭祖歌》等。此中,"尼的呀",是广西那坡壮语里"好的呀"的意思,在黑衣壮生存地域传播的民歌中是常用的衬词。"尼的呀"山歌曲调清新明丽,艺术魅力独特,已经成为壮族音乐的标签。
2、按内容分,那坡壮族民歌重要有神话传说、人物列传、情况变迁、汗青变乱等的叙事歌;倾诉苦难、控告克制的苦情歌;反应天然、生存履历的稼穑歌;向往美景的歌颂歌;接人待物的礼节歌;体现传统风俗的风俗歌;吊唁奔丧的祭奠歌;庆贺婚嫁满月、新居完工、老人生日的祝酒歌。而最为富厚的是情歌,包罗着抒怀、初恋、连情、逗情、赌情、定情、盟誓、称赞、相思、忠贞、离情、吩咐、痛惜、怀旧、相逢、苦情、叹情、斗情、白头偕老等二十多种内容。
三、传承代价
在漫长的生长历程中,那坡壮族民歌形成了与民间习俗相依存、步伐相对稳固、内容富厚多彩以及原素性等特性。除了具有外交、宣传、教诲、娱乐等作用外,那坡壮族民歌同时具有汗青代价、学术代价、艺术代价和实用代价,它是壮族太古歌谣文化的遗存。
2001年11月南宁国际民歌节开幕式上,黑衣壮一展黑美的衣饰,高歌籁之声的民歌,震惊四座。至此,才引起中外民风研究学者、音乐家、拍照师的存眷,纷纷深入大石山中去吸吮艺术营养。
由于赖以生存、生长的文化空间产生了厘革,传承的重要途径正在消散、运动园地渐渐缩小、师承断层等缘故原由,黑衣壮歌谣面对着严厉的传承危急。因此,挽救、发掘、整理、掩护黑衣壮歌谣,已经刻不容缓。
上一条:那坡黑衣壮饮食文化
下一条:以歌为媒的黑衣壮婚姻

推荐阅读排行